临床上常用的气道湿化方法有以下几种,临床工作中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应用,合理维持气道湿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湿纱布覆盖法
湿纱布覆盖法是临床上传统的做法,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气管套管外口,可增加吸入空气的湿度,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微粒进入气道。缺点:这种方法不能解决呼吸道水分从气管切口处不断大量的丢失,且吸痰时反复取走湿纱布亦增加感染机会。
2、套管内滴药法
将滴管轻轻插入气管深部,将湿化液缓慢推注2~4ml/次,边推边往上提取滴管。此方法的不足在于人工气道得不到持续湿化的要求,痰液黏稠易形成痰痂,湿化液温度低于体温,液体滴人下气道内易诱发气道痉挛并引起刺激性咳嗽、憋气、呼吸和心率加快、血压增高。
3、气道灌洗法
此法多用于有大量黏液或脓痰时,能够刺激气管,在患者吸气时,将生理盐水10ml注入气管套管内,保留15s,吸出。选择此方法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应选择清醒、咳嗽反应敏感、体质好的患者。由于一次气道滴药量大,易使患者产生刺激性咳嗽、憋闷、心率增快、SpO2下降、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同时滴注使痰液频繁进入气道;将大量细菌带人气道而增加了感染机会等,所以气道灌洗法不能成为常规操作方法。
4、超声雾化和氧气射流雾化
在超声波和氧气驱动下,湿化液以雾化颗粒的形式进入呼吸道,颗粒较小且均匀,对呼吸道刺激小,湿化均匀,可较好地降低痰液的黏稠度,雾化颗粒可以广泛分布并较好吸收,抗感染效果明显。
5、微量泵持续给药法
由于湿化液量少,对气道刺激小,不易引起刺激性咳嗽,且持续湿化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是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但因微量泵收费高的限制,目前临床应用不广泛。
6、人工鼻使用
使用人工鼻时,使呼出与吸入的空气有加温保湿作用,可阻挡大颗粒菌尘,可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和改善肺功能。
7、呼吸湿化器联合文丘里装置湿化给氧
呼吸湿化器能提供相对湿度100%、温度接近37℃的湿化气体;而文丘里装置是利用氧射流产生的负压从侧空带人一定量的空气,以稀释氧气后使氧浓度得到精确控制。建议采用费雪派克MR850湿化器联合文丘里空氧混合阀装置,可提供符合生理需要的、核心体温下的饱和气体,能有效控制气道内湿度,调节吸氧浓度,改善低氧血症,降低气管套管堵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