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377007178
最新动态
首页 >> 进出口资讯 >> 最新动态 >> 人工气道湿化的那些事,你应该掌握

人工气道的建立,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下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黏膜干燥、形成痰痂后不易排除,呼吸道抗感染的能力明显下降。有研究表明肺部感染随气体湿化程度的下降而升高。因此,气道湿化能稀释痰液黏稠度、促进有效排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

一、气道湿化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气道湿化方法有以下几种,临床工作中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应用,合理维持气道湿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湿纱布覆盖法

湿纱布覆盖法是临床上传统的做法,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气管套管外口,可增加吸入空气的湿度,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微粒进入气道。缺点:这种方法不能解决呼吸道水分从气管切口处不断大量的丢失,且吸痰时反复取走湿纱布亦增加感染机会。

2.套管内滴药法

将滴管轻轻插入气管深部,将湿化液缓慢推注2~4ml/次,边推边往上提取滴管。此方法的不足在于人工气道得不到持续湿化的要求,痰液黏稠易形成痰痂,湿化液温度低于体温,液体滴人下气道内易诱发气道痉挛并引起刺激性咳嗽、憋气、呼吸和心率加快、血压增高。

3.气道灌洗法

此法多用于有大量黏液或脓痰时,能够刺激气管,在患者吸气时,将生理盐水10ml注入气管套管内,保留15s,吸出。选择此方法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应选择清醒、咳嗽反应敏感、体质好的患者。由于一次气道滴药量大,易使患者产生刺激性咳嗽、憋闷、心率增快、SpO2下降、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同时滴注使痰液频繁进入气道;将大量细菌带人气道而增加了感染机会等,所以气道灌洗法不能成为常规操作方法。

4.超声雾化和氧气射流雾化

在超声波和氧气驱动下,湿化液以雾化颗粒的形式进入呼吸道,颗粒较小且均匀,对呼吸道刺激小,湿化均匀,可较好地降低痰液的黏稠度,雾化颗粒可以广泛分布并较好吸收,抗感染效果明显。

5.微量泵持续给药法

由于湿化液量少,对气道刺激小,不易引起刺激性咳嗽,且持续湿化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是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但因微量泵收费高的限制,目前临床应用不广泛。

6.人工鼻使用

人工鼻可以选择台湾恺得一次性人工鼻,在使用的时候,人工鼻使呼出与吸入的空气有加温保湿作用,可阻挡大颗粒菌尘,可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和改善肺功能。

7.呼吸湿化器联合文丘里装置湿化给氧

呼吸湿化器能提供相对湿度100%、温度接近37℃的湿化气体;而文丘里装置是利用氧射流产生的负压从侧空带人一定量的空气,以稀释氧气后使氧浓度得到精确控制。建议采用费雪派克MR850呼吸湿化器联合文丘里空氧混合阀装置,可提供符合生理需要的、核心体温下的饱和气体,能有效控制气道内湿度,调节吸氧浓度,改善低氧血症,降低气管套管堵管率。

二、湿化液的选择

0.9%氯化钠溶液

我们知道,促进痰排出的方法是使痰液充分水合。但是研究显示,生理盐水与黏液即使用力摇晃也没法混合。也就是说生理盐水无法直接与痰液混合达到稀释并排出痰液。

此外,0.9氯化钠溶液进入气道后,由于肺表面水分大量蒸发,从而使电解质沉积与肺泡与支气管表面形成高渗状态并引起支气管水肿,影响气体交换。国外研究也证明滴入生理盐水对稀释或溶解分泌物是无效的,且容易引起患者的呛咳,临床上宜慎用。所以美国呼吸治疗学会(AARC)指南指出,生理盐水滴注对人工气道管理是无益的。

0.45%氯化钠溶液

使用0.45%氯化钠溶液进行气道湿化,可以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稀薄,防止痰栓形成及刺激性咳嗽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该溶液为低渗,进入气道后水分经过蒸发浓缩形成的溶液渗透压恰好与人的正常生理需求相符。

无菌蒸馏水

为低渗液体,具有较强的痰液稀释能力。可应用在分泌物粘稠、量多,需要积极排痰的患者。

但因为低渗,可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会导致气道黏膜水肿,进而增加气道阻力,影响痰液排出。

1.25%碳酸氢钠溶液

该溶液具有皂化作用,可使痰痂软化,痰液变得稀薄,从而有利于痰液排出。此外,该溶液可使气道局部形成弱碱性环境,抑制真菌生长,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当然,大量使用可能出现抽搐,碱中毒,肌肉疼痛及组织水肿,进入加重肺水肿。

总结:现已不将生理盐水作为常规气道湿化液的选择,当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由于呼吸水分蒸发快,钠离子沉淀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实验证明,0.45%氯化钠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0.45%氯化钠吸人后在气道内浓缩后,使之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