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377007178
最新动态
首页 >> 进出口资讯 >> 最新动态 >> 【干货】解密心肺复苏10大误区!不要让“救命”变成“伤人”

上周三,34岁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一地铁站台突然晕倒,4位路人上前救助。但是,专业人士看了后来网上流传的视频后,不无遗憾地指出,对金波的心肺复苏,不规范。


微信图片_20200414095448.jpg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说,规范的心肺复苏可能挽回金波的生命;

但至少,第一时间、规范的心肺复苏,肯定是挽回生命的第一把钥匙。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有技能中心,为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技能培训中心,也是浙江省最早具有全部AHA课程培训的培训中心。


医院院长王建安教授说,“浙医二院作为浙江大学的附属医院,也是全球首批的国际联合委员会(JCI)学术医学中心,我们一直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大众、培育新人、引领未来’,将培训作为医院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医院率先与国际上最有名的UCLA里根医学中心、梅奥诊所等医疗机构共建国际联合培训中心,目前已有心内、麻醉、外科、神经内外科获得了美国毕业后教育委员会认可。


医院党委副书记王凯教授说,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每分钟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而70%的猝死发生在家里,学一点必要的急救措施很有必要。每年暑假,都是意外事故的高发季。



大家通过很多渠道了解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急救知识,可实际上,了解知识和实际操作有很大差别。我们根据培训学员的问题,总结了目前心肺复苏急救的10大误区,可能很多学过急救的人都不一定了解。

微信图片_20200414095547.jpg

医院技能中心副主任景继勇对这10大误区做了具体的解读——

误区一:

患者出现喘息时以为人还有气,延误了实施心肺复苏

景继勇:这种呼吸并不正常。出现短促吸气并伴有长时间停止的情况,这种呼吸叫喘息,是心跳停止时常见的一种呼吸形态,意味着出现了呼吸心跳停止,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微信图片_20200414095628.jpg


误区二:

按压部位找不到,教条式地认为是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

景继勇:如果对方是老年女性呢?皮肤松弛、乳房下垂,这就不大准确了。而且这个方法,需要较好地暴露患者的心前区的情况下才能快速定位,穿很多衣服时,就比较麻烦了。

从2005年相关的指南已经做了修改,改为“胸部的中央”,也就是胸骨的下半段,垂直于胸骨进行按压。


误区三:

心肺复苏的时候一定做人工呼吸

景继勇:这个误区,影视剧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大部分成人患者,心脏骤停主要是心脏原因引起的,所以要救人,就得想法设法让心脏重新跳起来。胸外按压,就是用外力来帮助心脏跳动,以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做人工呼吸,势必要中断按压按压一停,血流灌注又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所以,心肺复苏最主要的是胸外按压。在心跳骤停的前面几分钟内,血液中的氧依然是充足的,持续进行胸外按压是可以的,不一定要做人工呼吸。

微信图片_20200414095707.jpg

误区四:

人工呼吸,把气吹进去就可以了

接着上一个问题继续说。

心肺复苏的要求是,30次按压(15-18秒)2次人工呼吸。因为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做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所使用的时间达到60%以上才算达标,按压时间越长,救回来的概率越高。

金波发生意外的视频中,2分多长的时间里,按压次数只有55次,这是非常不够的;人工呼吸花了太长时间。

浙二急诊科,曾经收治过一些病人,在现场做心肺复苏时过度人工呼吸,一个劲地吹,结果照成了胃胀气引起了严重的返流误吸。如果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人工通气,要求是小于10秒的时间,建议还是只进行持续的胸外按压,不要进行人工通气。

给陌生人做人工呼吸,肯定会有些犹豫,而且从自我保护的角度来讲,最好也是有隔离装置的情况下进行人工呼吸。我也不希望,大家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他人。有一种便携式面罩,塑料盒装的,手掌大小,里面有一个隔离装置、一次性手套、酒精棉,很方便,也很实用。


误区五:

会不会把肋骨压断?

景继勇:对大部分人来说,要担心的是压的深度不够,而不是压得太深。发生心跳骤停,救治生命是最主要的,而不是担心其并发症。

在医院,有专门仪器设备监测其按压情况,可以对按压进行监测,胸外按压的深度,指南要求是5厘米但不要超过6厘米。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情况下按压深度是不足5厘米而不是过深。

胸外按压是非常累的一件事,媒体上看到医生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的情形,一点不夸张,普通人大概5、6分钟就累了,要按到5厘米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微信图片_20200414095746.jpg

误区六:

按一会儿,停下来看看是不是有气了?

景继勇:一旦确定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应当尽量较少不必要的评估,多余的动作都是浪费时间。一边按压,一边观察反应,而不是停下心肺复苏,凑到鼻子上看看,再搭搭脉搏。

按到什么时候可以停下来?

4种情况:

1.自动除颤器(AED)到位分析时停止按压;

2.专业医务人员到达;

3.病人手脚动了;

4.累了,更换人员。


误区七:

孩子发生意外,心跳骤停时,先打120还是先心肺复苏?

景继勇:儿童一旦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其前面几轮的心肺复苏非常重要!请家长记住这句话。

如果旁边有人,则让他人去拨打急救电话,施救者需要进行立即心肺复苏。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免提的状态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没有手机,应当先进行5轮30次按压2次通气的心肺复苏,之后再去找电话拨打急救电话


误区八:

溺水引起心脏骤停,先想办法把喝进去的水倒出来

景继勇: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明白两件事:

第一,肺是个很厉害的器官,肺血管丰富,溺水时吸进肺内的水会很快被吸收,因此完全不必担心肺里“积水”的问题。

第二,溺水引起呼吸心跳骤停主要原因,是窒息和缺氧,所以解除这个状态,你要做的是:开放气道、通气,再进行胸外按压,也就是常说的“ABC心肺复苏流程”。AHA的标准是,打开气道,2次人工呼吸,30次按压;然后再吹气,如此循环。


误区九:

儿童也可以进行徒手的按压,不可以使用AED

景继勇:儿童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主要是呼吸因素引起,因此在给儿童进行心肺复苏强调人工通气,通气时注意尽量减少按压中断,使中断控制在10秒之内。

儿童AED使用则看AED配备,如果配有儿童尺寸的AED电极片,则使用这种电极片,如果没有则用成人的电极片。


误区十:

未确认可以使用AED的情况下使用AED

景继勇:目前在中国,配备AED(自动除颤器)的公共场合不多,公众对AED的了解也比较少。

AED的操作不难,但只有在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时候才能使用,也就是患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的状况才能去使用AED。

当AED遇到患者有机电或者其他干扰的情况下可能会分析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除颤,尤其是患者抽搐或乱动时,因此一旦看到患者有自主活动就不应当再使用AED。

另外AED使用时分析心律时和按除颤按钮前一定要确保周围的人离开没有人接触到患者,以免伤及施救者或者其他周围人员。



在出差回来的火车上,看到金波发生意外时的视频,王凯教授心里就有个念头:作为专业人士、专业机构,我们得做点什么?


王凯教授说:“在中国,仅猝死,一年就有40几万!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是猝死抢救的关键,而普通公众,经过培训,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一位姓郭的护工,曾在浙二工作,后来到了其他医院。某天转运病人时,碰到一位突然瘫倒在地的老人。目睹这一幕的郭大哥立马上前,拍了拍老人的肩膀,见没有反应,又两个手指在老人颈部搭了一下,然后开始进行胸外按压,直到医护人员抵达。


事后周围人都惊讶:“没想到你还会急救?”老郭说,自己在浙二工作时,接受了心肺复苏的培训和考试。


微信图片_20200414095949.jpg浙二后勤员工CPR培训中


浙二护理部定期都会组织为广大市民开展急救课,

内容包括美国心脏协会拯救心脏标准课程、骨折的夹板固定和简易三角巾包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