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377007178
最新动态
首页 >> 进出口资讯 >> 最新动态 >> 测压表在人工气道气囊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技术的目的就是保证合适的气囊压力。气囊压力过低,可导致误吸,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感染及脱管的机会,而气囊压力过高,可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引起的并发症包括:气道黏膜坏死、气管一食管瘘、气管狭窄和喉返神经损伤。人工气道气囊压力适中,可维护病人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ICU 病区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纳入标准:病人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置管持续时间3~30 d(7.0±5.5)d。各组间病人疾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 法
三组病人均由经验丰富的护师执行操作或严格指导下级护士遵照执行,所有导管或套管除气囊充气外,外系带均妥善固定,避免因系带不妥造成的脱管。
1
A组
  病人采用德国产专用气囊测压表测压(该测压表有注气、放气、测压三重功能),置管当时经最小容量技术测定气囊充气量为6~8 ml,测得安全范围值为20~30cm H2O,常规首次充气至30cm H2O,以后2 h监测1次气囊压力,低于20cm H2O时,给予补充气量至30cm H2O

  最小容量技术测定: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边向气囊内注气边听漏气声,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然后抽出0.5 ml气体时,又可听到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观察病人有无导管移位、气囊破裂、呛咳、误吸,正常法吸痰有无血性痰吸出(排除肺出血原因)等并发症发生。

B组
  病人采用触摸法,“比鼻尖稍软”为标准,观察外气囊硬度,每班凭经验手感检查气囊压力,并列为每班交接班必查内容,平时也密切观察,但不常规放气。观察病人有无导管移位、气囊破裂、呛咳、误吸,正常法吸痰有无血性痰吸出(排除肺出血原因)等并发症发生。

3
C组
  病人采用估测法,以“捏气囊不变扁”为标准,观察外气囊硬度,以后常规4 h放气1次。每次放气前吸尽口咽鼻孔及气管内痰液后放气几分钟,再加气5-7 ml。观察病人有无导管移位、气囊破裂、呛咳、误吸,正常法吸痰有无血性痰吸出(排除肺出血原因)等并发症发生。

结 果
1.三组病人人工气道气囊充气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表1)

2.A组不同时段气囊压力变化情况
  A组每隔2 h观察1次气囊压力,发现气囊压力低于最小容积技术压力范围的低值(20±2)cm H2O即补充气量至30 cm H2O。首次注气时,30例病人气囊压力为30 cm H2O,注气后2 h,30例病人气囊压力为(28.50±1.92)cm H2O,注气后4 h,60例病人气囊压力为(24.50±2.43)cm H2O,注气后6 h,28例病人气囊压力为(21.50±1.84)cm H2O,注气后8 h,3例病人气囊压力为(18.20±2.87)cm H2O。注气后4 h 压力与注气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1。

讨 论
1、专用气囊测压表测量气囊压力安全、精确

  理想的气囊压力要求既要阻断气囊与气管壁间的漏气,又可防止气囊对气管黏膜的压迫性损伤,即为保持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指出,高容低压气囊压力在20~30cm H2O时,既可有效封闭气道,又不高于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灌注压,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气道黏膜缺血性损伤和气管食管瘘的发生。A组病人采用德国产专用气囊测压表及最小容量技术,保持气囊内压在20~30cm H2O 是安全有效的,并且操作简单、精确度高,大大降低了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B组和C组因没有专用气囊测压表,凭个人经验常规注气,观察气囊硬度来决定注气量,忽略了操作者和病人的个体差异,尤其是B组忽视了气囊对气管黏膜的压迫作用和气囊压力上限值,大大增加了人工通气的风险性。

2、气囊定时放气增加风险

  有文献报道认为,只要气囊压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不需要常规定时气囊的放气减压。依据是:(1)气囊放气后1 h内气囊压迫区的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的血流根本无法恢复,放气5 min就更不可能恢复血流;(2)对于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心肺功能不稳定,影响治疗;(3)频繁放气增加了气道分泌物进入肺内,引起肺内感染的概率增加;(4)常规放气往往使护理人员忽视了充气容积和压力的调整,反而易出现充气过多和压力过高的情况。C组病人4 h放气1次,反而增加了误吸、呛咳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时,因放气操作而使导管移位、脱管几率增加。现代呼吸治疗提倡应用“充最小量的气体于球囊”而起到最佳的气道密闭效果,使气管壁的黏膜受到最小的压力。

3、人工气道气囊均存在漏气,需要定时补气

  从A组和B组监测的结果发现,人工气道气囊均存在自动漏气,而B组未掌握漏气超过安全范围值的具体时间,完全凭经验,外气囊硬度不够时就加气。A组2 h监测1次气囊压力,发现注气后2 h压力基本无改变;注气后4 h气囊压力已开始下降,但大多数还处于正常值范围,只有少量气囊压力接近低限需要补气;注气后6 h气囊压力已明显下降,大多数需要补气至正常上限值(30 cm H2O),以防止口咽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和呕吐物误吸、呛咳等漏气并发症发生;而注气后8 h基本上很少有病人参与监测。故应在每次注气后4~6 h监测1次,列入每班交接班必查内容。

  合理的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专用气囊测压表监测气囊压力安全、有效,注气后4~6 h需补充气量,而不应常规放气,以发挥气囊的最佳作用,有助于减少气囊对病人气管壁的损伤,预防误吸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也必须加强理论和技术培训,充分掌握气囊管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